孔子說廉之四:無禁則淫,無度則失,縱欲則敗
發(fā)布時間:2014-07-03 11:04:55; 作者: 閱讀次數(shù):
孔子說:“中人之情,有余則侈,不足則儉,無禁則淫,無度則失,縱欲則敗。”(《說苑·雜言》)謂就一般人的性情而言,手里的錢多了,就會奢侈揮霍,不足就節(jié)儉。沒有禁令就放縱,沒有節(jié)度就逸樂,放縱欲望就敗亡。
接著孔子說:“飲食有量,衣服有節(jié),宮室有度,畜聚有數(shù),車器有限,以防亂之源也。故夫度量不可不明也,善欲不可不聽也。”意謂飲食要有定量,衣服要有節(jié)制,住宅要有限度,聚斂要有常數(shù),車輛器物要有限額,以此來杜絕禍亂的根源。所以法度不能不明確,教育的話不能不聽從。
孔子說的“度量”和“善欲”兩條,體現(xiàn)的是以法治國和以德治國并重的原則。這就是說,一方面須設立一定的法律條令給予指導、調節(jié)和節(jié)制,使人舉足有措而適歸于治;一方面要通過教育,讓人有是非標準和是非之心,知道哪些該做,哪些不該做。
孔子認為,“凡夫之為奸邪、盜竊、靡法、妄行者,生于不足,不足生于無度。無度,則小者偷盜,大者侈靡,各不知節(jié)。”(《孔子家語·五刑解》)意謂凡是邪惡、偷竊、犯法、恣意妄行的人,是由于不滿足,不滿足是因為沒有限度。沒有限度,往小的說是偷盜懶惰,往大的說是奢侈浪費,都是沒有節(jié)制造成的。
人由好變壞,是一個漸進過程,不是一開始就變壞的,是由細微的變化慢慢積累起來的。“千里之堤,潰于蟻穴”,只有注意平時的防微杜漸,才能防止由量到質的變化。
俗話說:“蒼蠅不叮沒縫的雞蛋。”如果雞蛋沒“縫”,蒼蠅即便是有通天的本事,也無奈何于雞蛋的。所以,關鍵還在自己。
有些人變壞,除了個人的原因,也有制度方面的問題。制度不健全,或者雖有制度但監(jiān)督不到位,這都有可能讓意志不堅定的人走向墮落。因此,制度的完善與落實,也是不可忽視的一個大問題。
中國文化,自古以來都甚為看重為政清廉的品德。
宋代清官包拯說:“廉者,民之表也;貪者,民之賊也。”(包拯《乞不用贓吏》)做官貪得無厭,必定會給他帶來禍害的,這種禍害,有時是致命的。
近些年來,報紙上披露的一些倒臺的高級干部,有的甚至走上不歸之路,也是漸漸變壞的。這些人不乏宏圖大志,但中途或晚年倒臺,都是因“無禁、無度、縱欲”由量變引發(fā)質變造成的。“吃著碗里,看著鍋里”,貪心過重,失去控制,完蛋是遲早的事。